今天是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得姓考证

五氏 五伯 五大夫

时间:2017-08-17 来源:中华伍氏网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2884 评论数:0

皆名词


解释;





五氏


1、五氏又名伍氏,楚伍参之后。


2、指三皇之后相继出现的五个更为具体化的神祇人物: 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中国人一定要知道并且要记住这“五氏”的功绩和贡献,是他们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全部的基础设备和生存常识。也就是“建屋取火、人文初祖、部落婚嫁、百草五谷、种地稼穑等等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神话时代到此为止。


上指五氏为;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


3、《 后汉书·李云传》:“得其人则五氏来备。” 李贤注: “《 史记》曰:‘ 庶征,曰雨、曰阳、曰燠、曰风、曰寒。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 繁庑。’”


上指五氏为;曰雨、曰阳、曰燠、曰风、曰寒。


4、《春秋》定公九年“齐侯、卫侯次(暂驻)于五氏。”又《左传》:“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杜预注:“寒氏即五氏也。”《春秋公羊传>定公九年;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春秋谷梁传注疏>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五氏,晋地。《诗经稗疏》;左传卫侯伐邯郸次于寒氏杜预曰寒氏即五氏以传考。


上指五氏为;邯郸午即寒氏。


5、《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秋齐侯衞侯次于五氏【五氏杜注晋地盖晋大夫邯郸午之私邑今直隶广平府邯战县西有五氏城亦曰寒氏城】


上指五氏为;五氏城.





五伯


1、语出《庄子·大宗师》:》:“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 ,下及五伯。” 


《戰國策》秦策一:「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亦作「五霸」、「伍伯」。指夏昆吾,殷大彭、豕韦、周齐桓公、晋文公。成玄英疏:“五伯者, 昆吾为夏伯, 大彭、 豕韦为殷伯, 齐桓、 晋文为周伯,合为五伯。”


上指:五个霸主。


2、《吕氏春秋·当务》:“备说非六王五伯。《汉书·诸侯王表》:“故盛则周、 邵 相其治,致刑错;衰则五伯扶其弱,与其守。《吕氏春秋·当务》:“备说非六王五伯。”高诱注:“五伯, 齐桓、 晋文、 宋襄、 楚庄、 秦缪也。” 


上指五伯;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 楚庄公、 秦缪公。


3、《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 晋文、 楚庄、 吴 阖闾、 越句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彊殆中国。”


上指五伯;春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五个霸主。


4、《汉书·诸侯王表》:“故盛则周、 邵 相其治,致刑错;衰则五伯扶其弱,与其守。”颜师古注:“伯读曰霸。此五霸谓 齐桓、 宋襄、 晋文、 秦穆、 吴 夫差也。” 


上指;春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五个霸主。





五大夫


1、《商君境内第十九》;爵大夫而为国治,就为大夫;故爵大夫,就为公大夫;就为公乘;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故爵五大夫;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爵五大夫,有税邑六百家者,受客。


指;封爵名称。


2、《礼记·王制》“下大夫五人” 唐 孔颖达 疏:“ 周 礼五等国,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 周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


《战国策·楚策一》:“ 楚 杜赫 説 楚王 以取 赵 。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


《史记·高祖本纪》:“ 项梁 益 沛公 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裴駰集解引苏林曰:“五大夫,第九爵也。”


《汉书·食货志下》:“千夫如五大夫。”


《聊斋志异》;河津畅体元,字汝玉。为诸生时,梦人呼为“五大夫”。


《七国考》;五校大夫秦昭王使五校大夫王陵將而伐趙見國策。四十五年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葉陽四十八年五大夫陵攻趙邯鄲。


指;爵位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汉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 汉文帝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3、《左传•庄公十九年》 “故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作乱,因苏氏。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 公元前675年。五大夫拥戴王子颓并发兵攻打周惠王,不过未能成功,一群人逃至温地(苏氏封邑),苏子(苏国国君)则亲自带着王子颓跑到卫国寻求帮助。这年冬天,卫、燕两国联合发兵进攻成周(周都),终于将周惠王赶跑,五大夫拥立王子颓为天子。周室出现二王并世的混乱局面。


《左传、庄公二十年》记曰:“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徧舞。”


指;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五位大夫。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