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伍氏来源

拙见古五子书

时间:2023-07-29 来源:伍伟潮 | 伍氏网文化部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1621 评论数:0

拙见古五子书,秦始王 [1] “ 焚书坑儒,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2] 。”至汉,董仲舒 [3] 、淮南子 [4] 、京房 [5],同有古五子书的章句。刘向 [6]《别录》校讐 [7]易传古五子篇 [8],班固 [9]《汉书艺文志》将古五子书归入首《易》十三家之一、《汉书》诸子百家之一,属阴阳家流。书名,为古五子书或易传古五子传又或古五子篇,因古佚失考。
古五子书,中心内容,源于《洛书》、《尚书洪范》、《八卦图》,阐述八卦五行律历,为易学精华。惰朝萧吉 [10]编辑的《五行大义》包含了古五子书中心内容,详细论述“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资用,人有五常以表德,万有森罗,以五为度。”的易学变通命题。《汉书律历志》说:“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书》曰:“先其算命。”本起于黄钟之数 [11],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历十二辰之数,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数备矣。”《汉书律历志》又说:“夫律阴阳九六,爻象所从出也。故黄钟纪元气之谓律,律,法也,莫不取法焉。”


古五子书,所谓“古”是指用篆文字的书,以区别于用隶文字写的今文书。所谓“古”是指专说阴阳灾异“古”易之书。唐朝徐竖《初学记》说刘向校书给该书命名古五子书;疑古派和康有为说是伪书,而现代专家学者考定归纳为易传系列。


古五子书,记载:“日冬至子午,夏至卯酉,冬至加 三日,则夏至之日也。岁迁六日,终而复始,壬午冬至,甲子受制,宜死者生,宜蛰者鸣,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 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庚子受制。岁迁六日,以数推之,七十岁而复至甲子。”又说:“甲子受制,则行柔惠,挺群禁,开阖扇,通障塞,毋伐木。丙子受制,则举贤良, 赏有功,立封侯,出货财。戊子受制,则养老鳏寡,行稃鬻,施恩泽。庚子受制, 则缮墙垣,修城郭,审群禁,饰兵甲,儆百官,诛不法。壬子受制,则闭门闾, 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


古五子书,将八卦中六十四卦著之日辰,自甲子至壬子,共五子,说《易》阴阳。其中记载:“阴九阳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皆以阴阳之数推岁,以定水旱之灾。其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爲元,卦周五子得十六甲子九百六十年,四周得六十四甲子三千八百四十年,以應卦爻之數。再自甲子起乾,得十二甲子七百七十七年。合得七十六甲子四千六百一七年,而一元終。一元既終,乃從首推入元之卦,百六年爲陽九,次三百七十四年爲陰九,七依七百二十年,五依六百年,三依四百八十年,循次各倍其數,以爲占驗。”


古五子书,与《十月太阳历》 [12]、《管子四时五行》 [13]《文子》 [14]、《逸周书卷五十三》有相同的记载,《淮南子天文训》摘录有其记载,董仲舒《春秋繁露》有大同小异的记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有大同小异的记载,与孔子参伍以变的参伍之法、《文王八卦图》、《洛书》,同宗同源。诸葛亮《奇门遁甲》、《京房纳甲法》、淮南英隽冠首伍被参与的《淮南子》、既伍子胥奇门遁甲术,即《九宫八卦图》演变异化而来,与《易传》《古五子书》《洛书》同源不同术。


古五子书的内容,是“说易阴阳”,与庄子所说的“易以道阴阳”吻合。与《管子五行》、《文子》、《逸周书卷五十三》、《吕氏春秋五行》和而不同,所以《汉书》将他们分类为道家。


古五子书,与《汉书》阴阳家吻合。与《汉书律历志》《易》九厄 [15]吻合,与汉、晋、隋、唐、宋《史书》九厄相关记载吻合。与《易传系辞上》吻合。
《汉书 艺文志》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易传系辞上》记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古五子书,用大衍之数,《汉书律历志上》云:“其数以《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至远,莫不用焉。”
而《易》大衍之数,即《易传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之参伍筮法,是参伍天文、历法、事物生成相应的筮法。参伍筮法,是目前为止,唯一可逐一演绎《左传》、《国语》中所有筮例的筮法[16]。
大衍之数,由天地之数、天地之用数演变而来。“大衍之数50其用49”以蓍草占筮之法,预测事物未来发展,推断未来的吉凶。《左传僖公十五年》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然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可见,《易》是渐进式一个发展过程,大衍之数是《易》的进化其中的一个点。
刘大钧《周易古文考》云:“《古五子》十八篇。颜师古注:‘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案:此说非常重要,《汉书魏相传》载魏相上书言事,曾表采《易阴阳》,我们仅得其要,而‘自甲子至壬子’乃在于解说《易阴阳》。笔者在后文对此作了初步考证,兹不赘述,此书岩然属古义。”
古人云:“《春秋》虽公其记载,而策书亦非民庶所得尽窥[17]。”孔子五十岁始学《易》,“子曰:加我数年,可以无大过矣。”可知,书之不易。
《易》为大道之源,古帝王必学之术。一个无可争辨的事实是:先秦诸子百家,子子说五行,家家论阴阳。道家以阴阳论物理,儒家以阴阳论礼仪,墨家以阴阳论兼爱,兵家以阴阳论兵法,法家以阴阳论律理,枞横家以阴阳论四方。


综上,古五子书记载《易》阴阳五行,可追根溯源自周文王《八卦图》、《尚书洪范》、《洛书》。《古五子》书记载四时五行律历,可追根溯源自《管子五行》、《十月太阳历》。
以层累说;以“《逸周书商誓》约成文于春秋前期初段 [18];”以“《系辞》此章与楚地的占筮方法一定也存在着一些传承关系 [19];”以班固:“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以此为揣测,古五子书疑成书于《十月太阳历》《管子》之后,早于孔子《易传》。

伍子胥不仅是个军事家、哲学家、且身兼兵技巧与兵阴阳之能,被奉为奇门遁甲之术的宗师。以“类族辨物”
[20],依照《汉书艺文志》“兵书”中描述:“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以《春秋集传纂例卷八》:“祖宗之号本以尊有功德”,以《左传》邲之战、鸡父之战、柏举之战为例,疑似伍氏兵阴阳学派的传承,可追根溯源至楚国第一筹策者、伍参 [21]。以此为揣测,邲之战,刻划着《九宫八卦图》的蓝图。


《五行大义》卷一记载:“天地之数,合五十有五。九官用者。天除一。地除二。人除三。余四十九。以当蓍策之数。”《左传》云:“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鬱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综上,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起源,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八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 河图洛书中心同为五,非五不可,万分深邃,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习大大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古五子书只是为古时服务的记载或者记忆,利用古五子书记载来求证探源,让古史重“活”起来,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多姿,迸发出新的历史意义。

注:
[1]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 )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3]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
[4] 淮南子刘安(前179年~前122年)。
[5] 京房(前77—前37年)。
[6] 刘向(公元前79-前8年)。
[7] 刘向《别录》云:雠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读析,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雠校”, 《文选》卷六《魏都赋》李善注引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刘向《别录》‘讎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仇家相对,故曰讎也。”
[8] 《初学记》文部引刘向《别录》曰:所校雠中《易》传《古五子篇》,除复重,定著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日辰。自甲子至于壬子,故号曰《五子》。
[9] 班固 (公元32年~公元92年)。
[10]萧吉(约525年—约614年)。
[11] 《淮南子天文训》:“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日冬至,德气为土,土色黄,故曰黄钟。
[12] 《彝族天 文学史》说 : “《夏小正》既是夏代的历书,这就意味着十月太阳历的创立和行用年代至少可以上推到夏代以前,也即 十月太阳历在我国这块土地上上至少行用了四千余年”。“孔子为了了解夏代的文物制度和风俗习惯,曾到杞国(今河南杞县)进行过实地考察,终于得到了‘夏时’,也就是后世所见到的《夏小正》。《夏小正》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它记载的是夏代的时日制庋。”
“[13]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
“[14]文子,老子弟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
[15] 《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16] 卢泰《周易参伍筮法》。
[17] 马端临《文献通考》引金华应氏之言曰:“《易》虽用於卜筮,而精微之理非初学所可语。《春秋》虽公其纪载,而策书亦非民庶所得尽窥。故《易象》《春秋》韩宣子适鲁始得见之,则诸国之教未必六者皆有。
[18] 子居《先秦文献分期分域研究之二实词篇(一)》指出《商誓》约成文于春秋前期初段。
[19]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贾连翔《清华简“筮法”与楚地数字卦演算方法的推求》。
[20]《周易·同人》卦辞:“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21] 唐 余知古《渚宫旧事》卷一 :“文王至顷襄王四百年间楚产之尤著者---,筹策则伍参、观从、申射士、慎子、范蠉、杜赫、昭过、江乙、陈珍。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