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当代

伍必端

时间:2019-08-06 编辑:文化部 浏览数:2446 评论数:1

20090614_4fa5e4030f2a44cf97e9gjK.jpg


    感谢生活,使我有幸跟画笔和刻刀结缘。它不但为我提供了从事艺术工作的舞台,而且给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或激烈,或平和;或传奇,或寻常;或幸福,或痛苦……林林总总,都在记忆中,留下了永远的刻痕。如今,还是那么鲜活、生动,让人慨叹、振奋!……
  ——伍必端

  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伍必端捐赠作品展”于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不仅是伍必端先生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其80年人生与艺术的回顾性展示。
  展览共展出伍必端的多版种版画以及素描、水彩、速写、宣传画等共179幅,是其65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将全部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是继不久前他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149幅苏联版画之后的第二次捐赠。与此同时,伍必端自传《刻痕》、《伍必端速写与随笔》两部著作也一并推出。2005年12月,他还向中央美术学院捐赠个人作品及苏联版画100幅,多次捐赠作品累计达428幅。
  伍必端1926年生于上海,少年时代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绘画组学习,受到最初的艺术启蒙。后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从江丰、胡一川、彦涵、莫朴等先生学习版画。毕业后,随战地宣传队参加解放大同、石家庄、太原、天津等战地宣传工作。1950年开始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回国后继续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版画系主任。1996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与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伍必端先生成长于苦难和战争的中国,在革命队伍中经受锻炼,出于这种感情,他总能把个人的艺术创作与民族的命运、时代的要求相结合,以艺术服务大众,用真情谱写美好。无论是版画还是水彩画、水粉画,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情味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礼赞。
  伍必端先生作为受人尊重的师长,在教学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被派往苏联学习版画的第一批留学生,他在国外学习了各种版画技术和艺术表现语言,回国后为建立美术学院的版画教学体系做出了贡献。
  伍必端先生的版画作品内容广泛,形式涉及木板、石板、丝网、麻胶版等各个版种。他创作的黑白版画朴素自然,以此形式创作的文学名著《铁流》的插图和封面,成功塑造了许多生动的文学人物形象,深为读者喜爱。彩色版画清新明丽,追求对生活的真情体验和优美意境的表现,代表作《葵花地》很早就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进入百年经典系列。他又是一位出色的铜版画家,所作肖像严正典雅,体现出扎实深厚的造型功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总之,多样、多产、创新,深植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构成了伍必端艺术人生的主线。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