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黃帝立,五氏便跟随黄帝教化生灵,五氏几千年前以是贵族,据《世本·作篇》“黄帝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
《轩辕黃帝传》载“黄帝谓天老、五圣曰:“子见河中者乎?”“天老、五圣乃前跪受之。 其图五色毕具,白图兰叶而朱文,以授黄帝。乃舒视之,名曰
《录错图》,令侍臣写之以示天下。 黄帝曰:此谓之《河图书》”。
《六韬》曰:“风后、力牧、五圣为七公”。
《姓氏考略》记载;“黃帝臣有「五聖配」下台,是為五姓之始。見姓氏考略。四川揵為縣有「五」姓。明時有「五淮」者,曾任湖北宜城知縣;見續通志氏族略。本「伍」氏避仇改姓「五」;見通志氏族略。晉時有「五裔」,曾任廣東始興太守,千家姓;始興族”。
《岑校》载;“晋始兴太守五允,‘允’通志作‘裔...”。
《屏风帖》“宋嘉泰四年(1204)五允初刻于余杭”,〔屏风帖作者唐太宗李世民〕。
《古今图书集成》载;“五姓部列传 秦 五逢 按汉书陈胜传铚人五逢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 五逢走陈 汉 五京 按万姓统谱京见印薮 后汉 五梁 按蜀志杜微传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以五梁为功曹五梁者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以儒学节操称 从议郎迁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 晋 五裔 按郑樵通志晋有始兴太守五裔 唐 五武 按万姓统谱武州长史 明 五淮”。
2010年2月,据《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五姓,全市44人”。这就是说中华五姓这个氏族己存在四千多年,至今巍立。五氏是伍氏?
而伍氏呢?其一,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
其二,《伍氏族谱》记“伍氏世系,出自炎帝神农之次子讳永,封河陇之地,为雍侯。河陇,今陕西河西陇石。雍,今凤翔府。至八世孙雍侯克公始都安定,今陕西平凉府,传至雍侯绍公。虞帝命迁之椒邱以镇江淮、江淮,今江西江浦淮安,改封椒侯,历夏商周,世守商服。及至周,辙东而楚并椒国之地为楚邑,降椒侯琰为庶人。其子孙因氏曰椒而家安定焉迨。至周倾王时有椒参公,仕楚穆王为右大夫,以运饷有功,封於伍氏地,遂以伍为姓。又仕楚庄王,为右军都护。从驾伐陆浑之戎以功加上大夫人,居荆州蓝利。此伍氏之姓,自参公始也。参公生子曰举,周灵王时仕楚康王为大夫,邑于椒…”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椒举在晋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子木惧言诸王益其禄爵而复之声子使椒鸣逆之”。
这就是说春秋时还是椒氏,从伍参开始,椒改以伍为姓氏,共2500年。
《郑樵通志》记载“ 以名为氏 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适齐”
《通志•氏族略》记载:“伍,源于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适齐。汉有伍被,楚人。望出安定、武陵。又有五氏。本伍氏,避雉改为五氏。蜀有五梁,隋有始兴太守五裔” 。
《达州姓氏和寻根文化调查》“五姓渊源有三:1、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祖。2、本伍氏,避仇去人为五。或,古时“五”“伍”字相通。3、清时云南思茅厅易武(今猛腊易武)土把总姓五。”
《华阳国志》卷十二 文学:“伍梁字德山,南安人。崇尚儒学,诸葛亮兼任益州牧,选任他为功曹,后又升任五官郎将”。
《万姓统谱》;“五梁犍为人以节操见称建兴间丞相亮领益州牧其所选皆妙简旧德梁举秦宓杜微并见征用梁为功曹转从议郎迁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
以伍〔五〕逢、伍〔五〕梁、伍〔五〕裔、历史著名人物为例;五氏不是伍氏,伍氏不是五氏。五氏是伍氏,伍氏是五氏。
更正或征询?
最近我在中华伍氏网上发表了《五氏是伍氏?五氏不是伍氏?》的文章,其中间段有;其一,据《玄女兵法》载,“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的引述。
只因自己知识不多,又心中无数,恐防有失,误导他人,回头查遍,没有《玄女兵法》,只有《黄帝问玄女兵法》,不知是否相同。言而《黄帝问玄女兵法》上并没有伍胥,只有伍肯。《黄帝问玄女兵法》上载;“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募求术士,乃得伍肯与之言曰:“今日,余攻蚩尤,三年城不下,与咎安在?”伍肯曰:“此城中之将,为人必白色、商音,始攻时,得毋以秋之东方行乎?今黄帝为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以战为之。”黄帝曰:“善。为之若何?”伍肯曰:“臣请攻蚩尤,三日城必下。”黄帝大喜,其中黄直曰:“帝积三年,攻蚩尤而城不下,今子欲以三日下之,何以为明?”伍肯曰:“不如臣言,请以军法论。”黄帝曰:“予欲以何时?”“臣请以朱雀之日,正中时,立赤色、征音、绛衣之将于南方,以辅角军。臣请以青龙之日,平旦时,立青色、角音、青衣之将于东方,以辅羽军。臣请以玄武之日,人定时,立黑色、羽音、黑衣之将于北方,以辅商军。臣请以白虎之日,日入时,立白色、商音、白衣之将于西方,以辅宫军。四将以立,臣请为帝以黄龙之日,日中建黄旗于中央,以制四方,五军已具,四面攻蚩尤,三日,其城果下。黄帝即封肯,世世不绝。”
我征询各位善长仁翁是否有《玄女兵法》“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的记载?
我是否需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