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0月07日,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宗祠祖堂

《罗田县凤凰关即古昭关考辨》

时间:2017-12-12 来源:网络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2674 评论数:0

e5c4472f9e2248c8934618b063adbe9f.jpeg

凤凰关水库大坝,原为凤凰关关隘所在地

摘要:“伍子胥过昭关——一宿白了头”的歇后语妇孺皆知,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楚平王七年(前522年),名将伍奢受到费无忌的陷害以致杀身,其子伍员(字子胥)逃亡时,受到楚军的追捕,在昭关由于遇到楚军的盘查而在一夜之间急出满头白发,从而在昭关逃脱。多数资料记载,昭关在今安徽省含山县,笔者却有不同的见解,认为昭关在今湖北省罗田县,今名凤凰关。

关键词:伍子胥、昭关、凤凰关

罗田县凤凰关历史悠久,根据《罗田县志》记载,修筑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是岳飞抗金的古战场,至今凤凰关附近尚有兀术湾、铁门槛、岳庙、古井等遗迹,岳飞抗金的故事在当地也广为流传。而当地老者传言的“有个叫伍子胥的人曾经在此一夜之间白了头”的故事切鲜为人知,部分道听途说者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以《左传》为主,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得出:凤凰关是古昭关,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发生在凤凰关。

罗田县位于鄂东大别山西麓,是鄂皖交界地,而凤凰关又处于罗田县和英山县交界处(1936年前英山县隶属安徽,今属湖北)。在1958年修筑凤凰关水库之前,凤凰关所处位置是三面高山夹击,中间形成T字行的河流,称为铺兵河(《光绪罗田县志·卷之一·水》载“铺兵河,县东三十里” ),凤凰关正凌驾于T字河流的交汇处,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直到清朝尚设有碉楼和防兵(《光绪罗田县志·卷之二·塘汛》载: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定兵例……拨兵十名,分防凤凰关、松子关二处塘汛,每塘兵五名,实存城兵十三名……以上各防兵五名、塘房三间、烟墩三、瞭望楼一)。今考证,春秋时伍子胥正是从这个重兵把守的凤凰关逃脱楚军的盘查。

伍子胥像

根据《史记》记载,伍子胥去楚奔吴并非直接从湖北(楚)直接到江苏(吴)的,而是经历一些波折。早在伍子胥父兄被害前,费无忌向楚平王谗言太子建谋反,太子建逃亡到了宋国(河南商丘)。伍家蒙难后,伍子胥遂奔宋,遇到宋国内乱而同太子建一同奔郑(河南郑州)。郑国以礼相待,结果太子建和晋国联合反郑,被发现后被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一同奔吴。也就是伍子胥奔吴路线是从郑州到苏州,他“过昭关”的故事也就是发生在这段路途中,时在楚平王七年,吴王僚五年,鲁昭公二十年(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左传·昭公二十年》:员于吴)

伍子胥从郑州到苏州,从今天的地图来看,郑州——含山——苏州三处连接仿佛是一条直线,而郑州——罗田——苏州则转了近90度的弯,似乎于逻辑不合,也与众多历史记载不符,但在逃命的环境下,绕道而行也未必不通。

至于伍子胥自楚至吴,《左传》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员于吴”,历史学家杨伯峻所注中提到,《伍子胥传》《吕氏春秋》《吴越春秋》《越绝书》多言伍员经历宋、郑、许诸国,最后到达吴国(伍子胥传当是《史记》中伍子胥传)。

楚国发源于今丹江口一带,随着几代楚王的惨淡经营,逐渐向四周扩张吞并其他方国,大别山麓鄂豫皖地区众多方国就是先后被楚国所灭,同样,处在东方的吴国也向西方扩张,因此,湖北东部和安徽各个方国成了吴头楚尾的战场,现罗列伍子胥之前楚国和吴国相关事件,以便分析:

此表中,首先当注意的是“舒”字多次出现,杨伯峻认为有六个名带“舒”的同宗方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年》:“据文十二年传孔疏引世本,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六名,恐皆同宗异国,统称之曰群舒,大致宗国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这一说法,多种史料皆已证实。

其次,楚国最早灭的是弦子国,弦子国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河南潢川县,河南光山县、湖北黄冈一带等等,但随着近几年的考古挖掘和众多史料的佐证,已经基本确定弦子国在今湖北浠水县巴河两岸,黄州师范学院梁敢雄老师已作相关论文说明(梁敢雄《春秋弦子国不在光山在黄州巴河两岸考》)

再次,《左传》中提到楚国攻打“鸠兹”,而且到达了“衡山”,这两个地名在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杨伯峻认为鸠兹在芜湖市东南二十五里,衡山显然不是今天湖南之衡山,根据清朝高士奇所言在当涂县东北横山,杜预认为衡山在江苏吴兴(杜预《春秋左传集解》注曰: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罗田籍近代方志学家王葆心先生考证认为鸠兹即今罗田县东北九资河镇一带,衡山即天柱山,余尊王氏所言。首先根据上表,楚国东扩的时候,灭弦、英、六诸国的,一路东进,如果“克鸠兹,至于衡山”一下子跳过了巢国,越过了长江跑到了安徽东部,几乎接近吴国了,显然不太可能,但并非确凿。

湖北国学馆馆长,罗田籍方志学家王葆心

《左传》中提到,子重伐吴前“为简之师”,杜预认为“简”字为“简练”之意,也就是出征前,先演习而挑选军吏和士卒。为了选士卒,子重先攻克了一个小国鸠兹,显然,鸠兹国离楚国比较近,如若在安徽东部,万一“简之师”不顺,则难以调遣兵将了。“克鸠兹,至于衡山”,衡山也应该在鸠兹的东部,而且如果是在芜湖一带简练,芜湖到吴国都城苏州只有仅仅三百余公里,芜湖到湖北的武汉就有五百多公里,更不说郢都,因此,如果在芜湖简练,那几乎是站在吴国门口挑衅,不合逻辑。

那么,衡山究竟在何处?《春秋左传正义》和《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尔雅释山”江南衡。注:衡山,南岳。又霍山为南岳。注:即天柱山。疏:衡之与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于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已来衡霍别矣。注:即天柱山。此据作注时霍山为言也。其经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按据此注,霍山有二,南岳衡山及天柱山,皆名霍山。白虎通: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风俗通义,衡山,一名霍山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汉应劭《风俗通义》:衡山,一名霍山,言万物霍然大也。)都在解释古五岳时引用了《尔雅》,衡山就是霍山,也就是今天柱山,在大别山东,群舒西南,直到隋朝,才将南岳定为湖南衡山。

将“衡山”确定为今安徽天柱山,“鸠兹”为今天柱山西北,湖北罗田县九资河镇则顺理而成了,王葆心已考证此事,且亲自在九资河作“古鸠兹邑”摩崖石刻,以示后人。

王葆心在罗田县九资河镇留下的“古鸠兹邑”刻石

伍子胥奔吴的时间是在前522年,罗田凤凰关一带,在春秋各国里面,基本处于鸠兹国、英国和弦子国之间,无论属于哪个国家,在前522年都已经被灭国而并入楚境了。而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巢国也多次出现:前615年,楚国攻打巢国;前584年,吴国攻打楚国和巢国;前518年,吴国灭亡巢国。也就是伍子胥在巢国灭亡前4年过昭关的,而含山县在今巢湖正东方,且不说含山是否属于巢国或是吴国,但应该不会成为楚国的飞地。因此,基本判断伍子胥所过的昭关应该不会在含山县,或者说,伍子胥即使路过含山县但应该不会像《史记》所言“几不得脱”,因为含山县不属于楚国境内。

既然伍子胥所过昭关,不在含山县,那故事的发生地当有别地。现今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多采自于《东周列国志》和《周朝秘史》,言伍子胥路过昭关时,关吏把守严格,并且画伍子胥像于关口盘查。伍子胥在东皋公和皇甫纳的的协助下,混蒙过关。今罗田县凤凰关西约5里,铺兵河下段深水河畔有山名割须坳,传言伍子胥过昭关之前在此乔装打扮,因此得名,中国地名一向有所来源,“割须坳”三字恐怕不是后人随便附会了。按凤凰关为昭关说,凤凰关外有三条路可以选择,直走越过蒙蒙山入英山,或左走沿铺兵河同样入英山界,时英山已经属于楚国。但如果右走今梅家冲入白莲河转过浠水县兰溪,而进入长江走水路,看似更转折,实则避开了大路,不仅水路一向比陆路更容易逃亡,且长江以南在春秋时代基本都是蛮夷之地,完全可以避开楚军追查。各种史料对于伍子胥过昭关后都有“渡江”的记载。

古铺兵河,今凤凰关水库远景,关隘在通讯塔右下边,水库向左顺河可抵达英山县,向右可抵达白莲河,从而到浠水县过长江

割须坳——右侧高速路与山腰交界处

关于伍子胥渡江的地点,历代史地学家有不同看法。相较大部分史学家认为安徽含山昭关附近为渡江点,清初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却认为伍子胥渡江的地点为今浠水县兰溪镇之伍洲,曾任黄州团练副史的北宋文学家苏轼也在诗中特意提到伍洲为伍子胥渡江之地。尽管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到“五洲”之名来历时并没有特别提到伍子胥,相信“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自序)的南方人顾祖禹应该不会信口开河,且深居北方的郦道元对南方的考证远远不及顾祖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伍洲在县西四十里大江中。相传伍员适吴时过此,因名,即五洲也。苏轼有诗《王齐万秀才寓居武昌县刘郎洑,正与伍洲相对,伍子胥奔吴所从渡江也》。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五》:江中有五洲相接,故以五洲为名)

既然称为昭关,何以后来更名凤凰关?源自于当地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传说当年昭关附近有一员外,有一段时间他发现家中水缸里每天晚上挑满水,到了第二天早晨又干了。一直不知道原因的员外请堪舆师勘察,堪舆师来他家看了后说:“你家堂屋有100窝燕子,水是被正中间最大的那一窝给喝了”,并让员外把燕子窝给捅了。员外在晚上燕子归巢后破坏了燕子窝,只见里面飞出三只羽翼未丰的燕子,一只掉在昭关,一只在天亮时候掉在蒙蒙山,一只掉在石桥铺。第二天人们一看,原来是三只未长大的凤凰,昭关由此更名为凤凰关,原本人才辈出的家族也因此而没落了。亦有说法因地形远眺似凤凰而更名,此处不表。

至此,基本可证得罗田县凤凰关为春秋“伍子胥过昭关”故事之发生地。

名人故事地名之争历来有之,对于其真实发生地和阙疑地都应该以详实的史料来求证核实。罗田凤凰关因岳飞抗金的故事而出名,“伍子胥过昭关”的遗迹却湮没于历史,鲜为人知。修缮维护现存凤凰关历史遗迹,还原历史真相,不仅仅能让后人了解凤凰关的历史变迁,更是对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的一种认可和尊重。希望更多专家结合详实的历史地理资料,对凤凰关及其周边地理,作出更加细致的考证,共同为地名文化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晋)郭璞、(宋)邢昺《尔雅注疏》,201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唐)孔颖达《毛诗正义》,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宋)马端临《文献通考》,1986年中华书局,

④(宋)王应麟《玉海》,2016年广陵书社,

⑤(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2008年中华书局,

⑥《光绪罗田县志》,光绪二年罗田县义川书院,

⑦《罗田县志》,1998年中华书局,

⑧(当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2009年中华书局,

⑨(当代)叶贤恩《王葆心传》,2009年崇文书局。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