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9日,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祖墓碑文

伍伟潮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研究

时间:2015-10-12 来源:中华伍氏网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3084 评论数:2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11原文;

唐故武陵郡伍府君墓志铭并序汝南周纟军撰

伍氏之先郡武陵也 吴相国员之後 员廿四代晋朝通直郎、散骑常侍诱因随晋过江 累代居润州丹徒县,至於伍试太子通事舍人后因丧乱而至历阳,有子皓。皓试大理评事。自历阳至於南巢。□□□之秀而家焉。□□□□,逍遥自得。感老氏之遗诫,沐□□前代(下泐)以□□□是生公。公讳钧,试左率武卫兵曹参军事。□□□□节行□道。汝阴尝□□□□家法严理,惟仁惟孝,惟信惟智,能抚育怀贫(下泐)愆期,知人之曲直,此四者仁孝信智之义备矣。

节慕春□,名亚原尝,顾瞻宾客,勉勉於仕。内外咸和,英明达道,为南巢之岭□□美誉於□闾。人莫逮焉,孰不敬焉。当炎炽之际得疾,乃属其子而求□於兄。

兄贤孝而哀於乏,使良医违之,首不安就,食不遑味,药石之勤,□□□□□难之情,兄弟今俗。一旦□□旧こ,天夺其寿,於会昌元年岁次辛酉□□□□卒於家,享年五十有七。夫人梁国倪氏,容德如玉,心如□□。於大和元年二月十日身亡,享年卅八矣。有子三人,孟子曰霸,肇□□□□阳,及归,已既丧,□□皇考,哀恸不住,於会昌二年二月十四日年卅七而亡。仲子曰应舟,有丽龟穿杨之艺,授职为扬州押衙。季子曰康羽,报考经,修文立志,应乡贡进士,试太常寺协律郎,仍赐骑都尉,俱号押衙。食皇天无极,主丧依礼,毁不危体。有女四人,长适荥阳潘氏,窈窕容德,以礼自防。其夫也回然孤标,为士所重。次适高阳许氏,婉娩从人,归安父母。其夫也承余绪而索居,乐志□□。其次笄而未适事,昼处室而不逾闺,夜匪烛而不出行。其次许嫁南阳樊氏,已纳彩而未请期。公後娶於河内向氏,琴瑟和谐,如宾齐体,为母慈而男女孝,为人义而上下服,居丧峻节,哭不撤幔噫!日月有时,将葬矣。以会昌二年壬戌三月丙申十六日辛女窆於县西十二里南焘乡紫微里,贾唐村龟头山之原,礼也。虑年代变移,阙辨其时,刻石为铭,用纪祀德。铭曰: 巢水滨,伍府君,葬在兹,封其坟。其一。理家遗美,光於後嗣,窆灵山之侧兮,刻石为纪。其二。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研究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是伍氏目前为止,最早、唯一一块自伍子胥之后,有世系年代的历史文献资料。是伍氏非常珍贵的,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史实资料。是研究晋、魏、隋、唐历史的实物。
研究方向;人物、地名、官职、年代、沿革。
《一》人物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人物有;伍员。伍诱。伍、伍皓、老氏、伍钧、钧兄、夫人梁国倪氏、钧子霸、应舟、康羽。钧女四人,长适荥阳潘氏、次适高阳许氏、次适南阳樊氏 、河内向氏,共19人。
《二》地名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地名有;武陵、吴国、润州丹徒县、历阳、南巢、汝阴、阳、扬州、荥阳、高阳、南阳、河内、南焘乡紫微里贾唐村、共13个。
《三》官职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官职有;
吴相国员。朝通直郎、散骑常侍诱。太子通事舍人伍。大理评事皓。左率武卫兵曹参军事钧。扬州押衙应舟。太常寺协律郎,赐骑都尉康羽。共8个。
《四》年代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年代有;春秋、晋、唐、唐大和元年、会昌元年、会昌二年。从春秋至会昌二年,跨一千三百多年。
综合人物、地名、官职、年代;
伍员,吳国,相国,春秋。
伍诱,润州丹徒县,朝通直郎、散骑常侍,晋朝。
,历阳,其余无考。
伍皓,南巢,大理评事,唐朝。
老氏(老子),沛,守藏史,春秋。
,南巢,其余无考。
伍钧,南巢(汝阴任职),左率武卫兵曹参军事,唐朝。
夫人梁国倪氏,南巢(汝阴),唐朝。
伍霸, 南巢、唐朝。
伍应舟,南巢,(扬州任职),扬州押衙,唐朝。
伍康羽,南巢,(西安任职),太常寺协律郎,赐骑都尉,唐朝。
四女,长适荥阳潘氏、次适高阳许氏、次适南阳樊氏 ,唐朝。郡望族。
继夫人河内向氏,南巢,唐朝。


《五》沿革(名词解释)
伍氏之先郡武陵也;
晋、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朝代,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由于争杀频繁,争权夺利,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朝代。
“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
郡望产生于魏晋时期选拨人才,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门阀制度。《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晋、南北朝时代,伍氏名人伍辑之、伍绪之、伍义(指伍侍郎)、武陵人伍袭、伍朝、伍安贫等,成就武陵,成为武陵郡名门望族。
吴相国员;
伍子胥名员,(公元前约555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苏州城的缔造者,楚国复员的引领者。楚国亳州人。
通直郎;通直郎,文散官名。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始置。此后沿袭。伍子胥至通直郎伍诱矩离九百多年,共24代人。
散骑常侍;
《晋书.任恺传》记载:恺少有识量,尚魏明帝女,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刘毅传》:武帝受禅,为尚书郎、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魏文帝时将散骑与中常侍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魏、晋散骑常侍与侍中共平尚书奏事。多是显职。散骑常侍本隶门下省,南北朝属集书省,正三品下。
因随晋过江;
原于公元317年,永嘉之乱,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南京》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累代;接连几代。
润州、丹徒县;
润州,今镇江市西南部。丹徒县旧环绕镇江市区,东接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西邻省会南京,北与扬州隔江相望,是江南闻名的古县之一和鱼米之乡。《至顺镇江志》载:丹徒县以丹徒乡与京口里的名称最古,后京口不复称里,只存丹徒乡名。2014年6月7日 - 并丹徒区,江苏省镇江市辖区。
太子通事舍人;
官名。秩正七品一,《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为太子属官;属右春坊,掌传达令旨,内外启奏,为太子左右近臣。
因丧乱而至历阳的年代界限考;
至历阳的原因是丧乱,那么考究就从历朝丧乱开始。
从晋朝至唐朝的丧乱有;永嘉之乱、五胡丧乱、北魏六镇之乱(侯景之乱)、隋季丧乱、安史之乱。
1、永嘉之乱;
在西晋时期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晋八王之乱时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的非汉族国家时形成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
2、五胡丧乱;
五胡(匈奴、羯、鲜卑、氐、羌)乱华、在西晋时期,在衣冠南渡《随晋过江》之前发生,可以排除。
3、北魏六镇之乱(侯景之乱);
(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
公元548年侯景发动在建康发动侯景之乱(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南梁,驻守寿阳。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
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南史·侯景传》记载。这是六朝古都建康城破之后的真实写照,
《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曾求婚于王谢世族,但被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以门高为理由拒绝。侯景深深记恨,回答说:会将吴儿女以配奴!。当建康城破后,侯景屠杀南朝世族,将剩余贬为奴隶。颜之推《观我生赋》亦述: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颜氏家训·涉务》: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颜之推《观我生赋》;台城陷后,梁武曾独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景以大宝二年十一月十九日僭位,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芛天道纪大数,故文为百日。言与公孙述俱十二,而旬岁不同。就狄俘于旧壤,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怆麦秀于空廛,鼖鼓卧而不考,景钟毁而莫悬,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畴百家之或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因隋朝与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其与唐朝合称隋唐。特别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19]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22-24] ,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至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至劳民耗财,过度耗费国力,民不聊生,爆发隋末民变,最终引起统治危机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
4、隋季喪乱;
《旧唐书》;“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 ”
“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郧县,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
5、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1216日至763217)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政变。不波及淮南地区。
杜甫71277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李白 762“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综上所考,永嘉之乱、五胡丧乱是西晋之乱。
隋季丧乱是西北之丧乱,对于南方的城镇影响不大。
我认为丧乱指的是;侯景之乱而不是安史之乱。有学者认为是安史之乱。是侯景之乱或是安史之乱直接关系到《唐故伍府君墓志铭》的研究方向。
主要基于(下泐),下泐多少字不明,另载(另一款唐故伍府君墓志铭)下泐了六个字,就算六个字,古文六个字,足以成章成句。


历阳;
今和县历阳镇。
大理寺评事;
评事,隋炀帝置,大理寺的属员。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大理寺评事,掌同司直,出使推按,参决疑狱,。《新唐书·百官志三》:“司直六人,从六品上;评事八人,从八品下。”
南巢;
古地名。在今安徽巢湖市(巢伯之国也)。因位于古代华夏族活动地区的南方,故名。《括地志》:“ 庐州 巢县  巢湖 ,即《尚书》‘ 成汤   ,放於 南巢 ’者也。
感老氏之遗诫;
是《归田赋》,东汉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老子道德经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下泐);
泐,石头因风化遇水依其纹理而形成的裂纹。前代(下泐)不知泐几字。泐得钧之祖、父名也被泐了。最为可惜。
左率武卫兵曹参军事;
魏文帝置武卫将军,统率禁旅。隋采其名,置左右武卫府,领外军宿卫,所领军士称熊渠,有大将军等官。唐沿设,上将军、大将军、将军以下,有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各曹参军等官,职掌同左右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
汝阴;
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阜阳。三国魏景初二年为汝阴郡、颍州、顺昌府治所。西晋辖境相当今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和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地。其后渐小。隋开皇时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颍州为汝阴郡。(唐天宝公元742一756年. 至德公元756一757年)
节慕春
慕春时节;
名亚原尝;
名亚原尝;汉 班固 《西都赋》:“节慕 原 尝 ,名亚 春 陵 。”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四:“又古称‘ 原 尝 ’,谓 赵 平原君 、 齐 孟尝君 ,皆举第二字言之。”
美誉於闾;
州闾;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美誉於州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炎炽;炽热。 汉 徐干 《中论·治学》:“人心必有明焉,必有悟焉,如火得风而炎炽。”《隋书·天文志》:“日为阳精,光耀炎炽。”
兄贤孝;
钧有兄,兄贤且孝,兄弟情深。
首不安席,食不遑味;
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
会昌元年;
公元841
梁国倪氏;
倪氏,始祖倪晋,史部尚书,封梁国公, 名门望族。
於大和元年;
公元827
丽龟穿杨之艺;
《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於前,射麋丽龟。” 杜预 注:“丽,著也;龟,背之隆高当心。” 杨伯峻 注:“古之田猎者,其箭先着背以达于腋为善射。”释义;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比喻科举时中试得官。《战国策·西周策》:“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释义;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
扬州;
扬州,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广陵郡复改扬州。
押衙;
《演繁露·旗鼓》:“ 魏博 特置骁锐可倚仗者,使为护卫,名为牙兵。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押衙一职,属于金吾卫之职事。在此的涵义,谓为仪仗侍卫;押衙一义,即谓管领仪仗侍卫之官。《资暇集》 载: 押牙,武职令有押衙之目,衙宜作牙,此职名非押其衙府也。盖押牙旗者,又有押节者之类是也。是唐中叶以后普遍出现的一种武职。五代节度使或自辟牙职,有称左、右都押衙或都押衙者。至北宋初,沿五代之弊,州郡胥府中多有左、右押衙、都押衙等名目。
乡贡进士;
唐朝科举;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进士及第以才授翰林学士。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唐朝的进士,系由地方开科考试录取,而不同于五代、宋、明、清、由殿试录取进士的办法与品级。
太常寺协律郎;
北齐始有太常寺,掌宗庙礼仪,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
协律郎,掌管音律,属太常寺。唐为正八品上,
骑都尉;
骑都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相当于从五品。
荥阳潘氏。高阳许氏。南阳樊氏。名门望族。
河内向氏
宋代河内向氏是一个名门望族。
南焘乡紫微里;
古南巢之地。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有很多遗留历史价值的资料未发掘。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记载伍氏世代贤孝文武耕读之家。
    《唐故伍府君墓志铭》里的人物未显于现存的伍氏族谱,或以字、号显于现存的伍氏族谱,而因我辈未识分別。

     最后,用编者语结尾;唐故伍府君墓志铭,石灰石质地,一合两块。墓志近方形,志盖长58 厘米,宽475厘米,厚厘米。盖上用楷书阴刻竖排文字两行,每行个字唐故伍府君墓志铭。志石长58厘米,宽48厘米,厚556厘米。石表打磨平整,周边镌刻框线,志文排列整齐,计左起竖书29 行,行最多28 字,总计700 多个字。因墓顶倒塌,志石被砸毁,碎成块。部分文字因石质风化而磨泐不清。

  根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伍钧是春秋时期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的后人,其祖伍诱官居晋朝散骑常侍,是伍员的第24 代孙。伍员死于公元前484 年,下距晋朝已有700 多年,其子孙繁衍到20 多代,世系清楚,增添了伍氏家族发展的新资料。另外,墓志铭还记载墓主卒于会昌二年(842 年),葬于县西十二里南焘乡紫微里贾唐村龟头山之原,是研究南巢与巢湖市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记载。
  该墓志铭1983 11 月下旬出土于巢湖市环城乡伍贾大队庵门村山坡上,距巢湖不足里的一座唐墓中。该墓为前后两室的砖室墓,出土了不少唐代文物,有长沙窑瓷器执壶,越窑青瓷碗,北方窑口的白瓷钵、茶托,风字形砚台,陶药碾,隋五铢和唐开元通宝钱币等,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该墓志铭是安徽省建国以来为数不多的经过科学发掘的唐代墓志铭之一,现藏巢湖市文物管理所。


     注;伍氏之先郡武陵也 吴相国员之後的另一种解释;“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武陵”一名的来历,据梁刘昭注《先贤传》曰:“晋太守赵厥问主簿潘京曰:‘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为所攻破。光武时移东出,遂得见全,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注:高平为陵,’于是改名焉。”(见《方舆览胜·常德府》)“武陵郡”之名取之于《左传》与《诗经》,始于汉初,后改“义陵郡”’;东汉时复称“武陵郡”。潘京的对话没有说完全。也许是仓促间对话,忘了说出最初取名,经过改名又复名的全过程。故有本末倒置之嫌。
武陵, 春秋战国为楚黔中郡。秦置黔中郡。这里伍氏之先郡应该是(杭州)武林郡,可能是音误之错。
   《旧唐书、职官一》
东宫置三师、三少、詹事府、门下典书两坊。次内坊;次家令、率更、仆三寺;次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为十率府。
从第五品上阶-----骑都尉。(勋官。旧有太公庙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从五品上,开元二十四年省也。)
正第七品下阶----尚衣尚舍尚乘尚辇直长、太子通事舍人、内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护府诸曹参军----。
从第八品下阶  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医监、太子左右春坊录事、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太子左右卫司御清道率府诸曹参军事。

<完>
因是手稿,欢迎指教.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