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15日,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各地谱局

新化翰林伍毓崧赴京过石门为当地伍氏谱撰叙(序)

时间:2018-10-16 来源:中华伍氏网 | 伍锡权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3571 评论数:0

伍氏族谱叙(原文)

崧以戊子(即1888年)入都遇石门,孟次,广文于澧阳馆,始知吾族有居石邑者。戊戌馆选,假旋三年将有北上之行,道出澧州,闻石邑伍族渫阳为最,因走访之。览其山川,蜿蜒磅礴数十里,淑气迎人,眺游而不知倦。稽其户口,鸠居鳞次不下万计。进与其殳老及族众礼见,循循雍惠,真有家人之趣焉。其子弟能文章者,皆载道之器,无世俗浮华积习,他日所造,正未可限斑固云。英俊之域,绂冕斯兴,其在兹乎?适有修谱之役,详读旧帙,始知同为傑公(即杰厚公,傑为杰繁体字)裔。

宗族派祖。文峰公,妣氏刘,其世孙安广公自宋末由江右(即今江西)迁石门,基于邑北之渫阳,故族谱以安广公为始迁之祖,诚得体也。五世祖彦材公征苗,元末职守细沙印务。六世祖天禧公讨贼,明初勅授武备将军。天祯公任云南观察,天桂公官临清司马,七世祖昱生公承理隘事。昱生公出守绍兴,自是以后铁券丹书,世袭厥职,谱业详之,无庸赘者,猗与盛巳。崧为杰公三十世孙,世居新化,始迁之祖则隆公也。醇公生子二,长端厚,次傑(厚),傑公生承俨。俨公生子三,长陵公居安城(注:其子孙有迁益阳董家坊、湘潭十五里伍家湾、长沙朗棃、湘乡县城者,崧皆访遇之),次附公徙江南,三隆公(注:宋神宗熙宁五年由江西徙新化县三塘村)徙新化。新邑谱经九修,男丁二万七千有奇,距石邑约四百余里,地如此其近也,族如此其亲也,而从未有通欵愫者。今幸天假之缘,风雨连床,欢留月许,噫,其祖宗之灵有以牗之与?顾念时局之变,日益百出,业已滥竽,玉署不得,不勉效驰驱以答涓埃。异日归林,如能聊一省之族,著为通谱,使累叶以后,亲者无失其为亲,则我族之大幸事也!非曰能之,愿志焉。

光绪辛卯(即1891年)科顺天乡试第二十八名举人

由兵部武库司主事,应戊戌科会试中式第六十九名贡士,殿试二甲第三十四名

赐进士出身,恭应保和殿

御试钦定二等第二十四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宝庆府新化县侄孙毓崧谨识

附:

1、以上资料载常德石门伍氏族谱上,是清末新化油溪翰林伍毓崧北上滞留石门时,恰逢当地正值修谱,而应邀为之撰写的叙(序)文。去年石门宗亲会秘书长伍友支拍照把资料发我,几天前我仔细推敲断句予以整理,但有些地方模棱两可尚拿不准,现发出来请大家共同研究推敲。

2、谱载隆公迁新化应是宋熙宁年间,即公元1068~1072年期间,文中公元1072年,此应为翰林伍毓崧北上路经石门时因未带谱书,凭印象写的非确切年份。

3、文中文峰公乃石门始迁祖之堂叔,生于宋末(约公元1200年左右),而非新化始迁祖隆公第十五世孙伍佐(公元1467-1528),亦号文峰,字良臣,新化县西城团(即现在孟公镇)三塘人。明弘治已酉(1489)举人,授官河南通判,历任云南安宁州知州、贛州同知,贵州思南知府。

4、石门宗亲与新化隆公同为傑厚公之后,而石门是傑公之长孙陵公(即隆公大兄长)之后裔。

5、“如能聊一省之族,著为通谱”,当时翰林公就有修通谱的想法,我们现在的十二修通谱就是为了完成先祖的遗愿。



伍 毓 崧 简 介

伍毓松(1860—1927)①,字开桂,号香山,又自称木公山人,原籍新化三塘,后居白溪青实。清光绪辛卯(1891)举人,兵部车驾司主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三塘老家,均称伍翰林,真名少有人知。历任云南邱北、建水、大和县知县,镇南州知州,广东昌江县知事。有《木公山人诗文集》存世。

注:①《娄底历代名人》P54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附:

作品一 戊戍殿试后携眷返湘

十年书剑蓟门关,戊子年来戊戍还。

喜看洞庭风月好,大姑山伴小姑山。

作品二 半岭亭记

半岭有山茶一丛,磅礴郁积,覆帱丈许,行人必休其下,盖天然一亭焉。然日曷可息而渴不可饮,草可藉,石可蹲而风雨不能蔽。余每抚树婆娑,服其能庇人而愧人谋之疏无以广其庇也!

癸亥,春晴经此,陡然黑云西涌,飞移头上,瞥眼弥天,狂飚扑面而来,且僵且走,冀投树下,而骤雨势若倾盆,既瞻田舍,跋前后,又无黎子云之笠屐可假,急解衣覆首而行,途人笑曰:“小有亭,当不至此!”余唯而志之。

前,旷于远游;近数年间,金革未息,加以辛、壬连旱,赤地无秋,殍歹堇流亡,十室九空,遑能谋及道旁。今秋告稔,请从事于斯矣。

距山茶四百步,有田数弓,坐如凭几,重沼层隄,高山仰止,形势良佳。谋之社会,并得同意,而远近效财与力者,足翟如。《记》有之:“天不爱道,并得同意,而远近效财与力者,足翟如。”《记》有之:“天不爱道,锡康年也;地不爱宝,贡名胜也;人不爱情,急公义也。”地虽山陬,而陶业日张,熙攘百倍。于昔,自西南至者,岭过半;自东北至者,将及半。昔贤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以未造百里,九十止得半数,勉人以必造其极。登斯岭也,坐斯亭也,其有不顾前途,努力响往之思欤?!

民国癸亥(1923)秋伍毓崧撰书,时年64岁。

[评]这是一篇记茶亭的文章,然意在言外,尤以结句为极妙,是为“结处画龙点晴”之妙篇。

作品三 悼思庄

     喃喃杀贼声,日夜口不停。

     儿兮近丧母,投我万里城。

     万里舍我去,何处招儿魂。

注:民国3年(1914)伍毓崧再次出山,任广东省昌江县知事。民国7年因公外出,土匪趁机劫城,其第四子伍思庄奋起抵抗,以身殉职。(伍志敏 伍锡权辑)



翰林公轶事

——湖南双峰金家冲伍和益宗亲介绍:

      从我懂事时起,我们金家冲的老一辈就经常给我们讲翰林公伍毓崧的故事,并以他为荣为傲。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我们金家冲隔壁有一个劳田冲,有几个大地主,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借租谷给我们伍家的人,眼看就会饿死。在万般无奈之际,隆祖二十五代孙伍敬轩,人长得十分彪悍,邀了同村几个有力气之人,走到劳田和公堂的地主家打开仓门担谷子,救济百姓。后地主把这事状告到衙门,称伍家打劫的人身高一丈二,腰大十围。后翰林知道此事,亲赴金家冲处理。在离金家冲一里多远,翰林坐着轿子,前呼后拥,锣鼓喧天。劳田冲的地主听到伍家有一个翰林亲临金家冲,顿时吓得屁滚尿流,状也没告了,租谷也不要还了!因为我们伍姓在当地人数极少,翰林为了保护金家冲的人,赐遍一块,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四个什么字不记得了,小时候见过,挂在财门上。后文革中把它做成了铲谷的铲子,后被一人收藏起来了。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 {{item.userName}}:{{item.contents}}

      {{item.add_time}} 回复{{item.commentCount}} {{item.praiseCount}}

      • {{p.userName}} {{p.replyUser !=""?"回复"+p.replyUser:""}}:{{p.replyContent}}

        {{p.add_time}} 回复 {{p.praiseCount}}

    点击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