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文化
- 机构
- 捐赠
- 企业
时间:2025-03-26 来源:伍伟潮 | 伍氏网文化部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659 评论数:0
何以伍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每一族人的产生,都自有其功德和原因;例如,陈氏,陈氏之先虞阏父制陶有功,周武王将舜帝的后裔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其后代以国为氏。李氏,原出于以官为氏的理氏,因理徵直谏纣王其子避难以木子为食感恩而姓李。张氏,黄帝子少吴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左传》指出,功德是姓氏的来源。
“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命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德功。”《潜夫论》指出,姓氏的来源是彰显德功。
那么,伍氏呢?何以伍氏?
何以伍氏释义:我们为什么是伍氏?我们为什么姓伍?
相信每一个开悟后的伍氏族裔,都有这样的疑问;相信每一个骨子里流行着伍氏血脉的宗亲,也都有这样的疑问。
解开这个疑问,就解开了伍氏来源的原因;要解开这个疑问,首先,要知道五,代表什么,五的本义是什么?
五,与阴阳有关,与数术有关,与筹算有关。
五,的甲骨文字形,用一个叉号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
《说文》说:“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
五,是中国第一个文字,从陶瓷划符象形,至甲骨文字形、至金鼎文字形、至竹简文字形,沿续了几千年。
五,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独特而渊博的哲理。五,午也,天地交午。“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是上帝的安排,清华简《五纪》曰:“后帝修历五纪,均简五。”
所以,天有五纪,地有五行,人有五官、五脏、五常。
五,又是文字的基本结构,《左传》曰:“经纬天地日文。”五,数也 “天数五,地数五,”,河图洛书数的算根。五字,伟大而神奇,受之于造化,贯穿于天际与地理人生。
《汉书·董仲舒传》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易传》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春秋时代是世界轴心时代,在此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崇尚五字,五字,高尚而尊贵,是帝王的专属数字。孔安国称五为皇极,张介宾故曰五为数祖。
孔子曰:“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班固《白虎通义》说:“闻其氏即可知其德。”《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己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那么,谁是伍氏之祖呢?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记载:“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郷大夫祖世所出。“柳芳《族谱总论》:“氏族者,古史官所记也。昔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故古者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王谟《辑本》指出:“但学者而欲稍知先古世系源流,舍《世本》更别无考据。”史学校雔学家郑樵《氏族略序》云:"凡言姓氏者,皆本《世本》、《公子谱》二书,二书皆本《左传》。"
《世本》记载:“伍参氏,楚伍参之后,支孙以为氏。”
录祖世所出的《世本》,明确记载伍氏之祖,楚伍参。
楚伍参,有什么功德呢?凭什么成为伍氏之祖呢?
伍参有功,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武经总耍》记载: “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谓使间谍观敌,欲潜隐深入也。伍参,犹错杂也;使间谍或参之或伍之于敌之间,而尽知其事。”《渚官旧事》记载: “文王至顷襄王四百年楚产之尤著者筹策则伍参; ”
伍参为楚产第一筹策者;郑玄注:筹,算也。《汉书》记载: “筹所以纪数。”《孙子算经》记载:“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元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纪。”《礼记》曰:“龟为卜,策为筮。”
伍参有功,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邲之战献策,助楚庄王成为代周司令群雄的春秋霸主。唐宋元明清历代文献书籍记载:伍参以邲之役食采于湫。湫郢,是楚文王、楚成王的都城郢都,楚庄王将楚文王、楚成王的郢都封给伍参,可知伍参功之伟功之大功之成。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命名,受当时流行的风俗及伦理思想与道德观念左右或支配。在商朝,帝王风行以天干命名,而下臣风行以地支命名。在春秋,《左传》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以取于物为假,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伍参,善数术尚阴阳五行精筹策,伍参,善参之伍之;正因如此,按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基本原则来衡量:这也是为什么称伍参氏最基本的原因。这也是史学家郑樵称“伍参氏此以名氏为氏者也”的原因。除此之外,别无它据。
综上,伍氏起源的原因,皆因始祖伍参是楚庄王的亲信和筹策者,知天数运筹帷幄,勋功至伟,使楚国鼎盛,楚庄王逢凶化吉,一鸣惊人,战胜强大对手,开彊拓土,成为春秋霸主和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伍氏起源的原因,亦是皆因伍参的功德,正因如此,闻其氏即可知其德,回过来亦可:闻其德即可知其氏。
何以伍氏,最后,以《道德经》为结束语: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