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年时,跟我父亲学过书法写过灯笼,也学过照相做过皮鞋,14岁跟母亲参加鞋业合作社当学徒工。1958年底正是我17岁那年,为了生活第一次离开家乡到三钢当民工,一起来的有二三十位老乡,到县劳动局报到集中后,分别乘坐汽车到福州。载我一批的是带拖斗的货车,拖斗里装着大家的行李,人坐在前面车厢的底板上。那年代公路等级低,车子过后尘烟滚滚,车速也慢得很,整整走了一天午夜才到达福州,大家都成为泥人。三钢驻榕办事处的人,带我们去浴池澡堂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第二天再乘火车(货运车厢)到三明。
到三钢后,我被分配到第一炼钢车间焙烧工段白云石炉班当工人,那时还在烧土炉,劳动条件非常差。半年后,新炉子建成,工作条件改善了很多,产量高,质量也好,白云石能大量满足制砖生产的需要;工作比较轻松,常常被领导叫去帮助抄写出板报,日子过得很单纯。
第二年发生自然灾害,国家调整经济,62年三钢被迫全面停产下马,所有工人下放回乡,这时,我正好回乡探亲就没再回厂。
下放回乡5年,有3年时间到各乡村去流动照相为生,到过水库工地和修公路工程挑过土方,拉过板车,生活非常艰苦。这时,秦屿围海造田工程开始,我以单位派工的形式到工程指挥部宣传组,帮助抄抄写写,搞鼓动宣传工作。
67年三钢上马恢复生产,我与另一位老乡一起被回收招工进厂,他到食堂当炊事员,我被分配到第二炼钢车间基建筹备组工作。不久,全厂停产闹革命,基建工地上也空空没个人影,大家都去参加文化大革命。因为我会写一手毛笔字,很快就被群众组织叫去抄写大字报,我还会腾写钢板字,几个人一凑合, 办了一张油印战报,名曰宣传毛泽东思想实为派性。后来,市里办了一张铅印的《工农兵战报》,我被厂里派去参加编辑部工作,负责版面编辑兼摄影记者。
70年二炼钢车间要投产,我回到车间当精整班班长,不久就被调到车间宣传组搞宣传报道工作,成立炼钢厂时,我又被调到机关政工科当宣传干事;当时,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宣传报导工作,我写的稿件常上广播、报纸、电视,我一人的稿量约占全厂的半数,经常被省台省报地市总厂评为优秀通讯员;工会组织整顿恢复时,又被调到分厂工会任组织、宣传、生产、劳保干事,还在省总工会企业劳保工作会议上推广介绍全省独创的职工互助经验。
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84年荣获全国冶金职工首届美展摄影作品银牌奖。87年调到总厂党委宣传部新闻科,负责厂内闭路电视自办节目的编辑和摄影报道工作。90年调到教育处任副科级工会主办,97年申请内退到三明市机械制造总公司任办公室主任,帮助公司组建了全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党支部,任支部副书记和美邦化工有限公司副经理、经理。
2001年8月底,我在三钢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同时也离开了机械制造总公司。从此,在家过着百分之百的退休生活。(200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