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台,因伍氏人家居住此地而得名。伍氏祖籍在湖南长沙府长沙县榔梨市,迁来宣恩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始祖伍启先,人称启老,于清康熙年间定居板场。启老年近八旬,来宣恩娶了一个年轻妻室,八十一岁喜得一子,取名之良。伍之良有文海、文和、文联三子,伍昌臣即伍文海之子,也是伍家台贡茶的创始人。
当初,伍昌臣家境贫寒,以种植蓝靛出售度日。他种蓝靛的地方,原是一片茶栎树山,在开垦这块土地时,发现有几十棵野生茶苗,昌臣如获至宝,将这些野生茶培育起来,以后便成了茶园。此茶进贡给朝廷,并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获乾隆赐匾“皇恩宠锡”。
此后,伍昌臣家门庭若市,文武官吏不远千里到此朝拜,伍昌臣家成了名门旺户,大兴土木修建伍家大院,伍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伍家大院建在忠堡屋脊一平台上,为封闭式的吊脚楼群,占地十余亩。外围沿山体建有封闭的土砖墙,高一丈有余,厚二尺二,有前后两个院门,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夜间有巡更护院。伍昌臣住的正院是一正两厢十开间吊脚楼房屋,在正屋中堂挂有朱漆金字的对联匾和大横匾,均为木结构瓦屋,穿斗式悬山顶,堂屋为茶叶加工作坊。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昌臣爱子满月酒,其妻罗氏家族为显排场,百匹骡马前来道贺。道贺队伍浩浩荡荡,一列队伍见首不见尾,蜿蜒五里,壮观无比。昌臣命仆人连夜赶制百口木盆,每匹骡马单独喂食。远近官吏前来道贺,大宴宾客三天三夜,甚是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