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伟潮 | 元祐党藉碑里寻袓踪

中华伍氏网 2012-09-28 11:14 浏览量:1563

嶺南伍氏合族总谱第100页,卷二上记载;“诠智,字开宗 号元长 参公四十九代孙 希文公之长子也 妣谭氏生一祖諱元宝 公少慧性孝 能文啫吟咏 徽宗朝以荫補留守节察判官 高宗南渡 还元祐党藉………”。

        北宋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如司马光,程颐,苏轼,苏辙,范仲俺子侄,黄庭坚等等被昏君宋徽宗,奸相蔡京污蔑为元祐奸党,目的是打击迫害不附和他们或反对他们的官员,宋徽宗,蔡京〔1103年〕下令立元祐党藉碑,御书奸党309人,其中曾任宰臣执政官27人,待制以上49人,余官177人,武官25人,内臣29人,为臣不忠曾任宰臣2人,姓名刻于石碑,竖于京师端礼门外,以示儆尤。下令不许党人卞梁居住,凡亲属无论亲疏,遗返原藉。不许参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律用”,到1123年对元祐党人的迫害达顶锋。
      在北宋时期这一重大政治迫害事件,致使北宋进一步内外危机,最终导致北宋灭亡,公元1125年12月京城被破,徽宗及百官逃亡,钦宗率元祐派留守,击退女真,但最终势单力薄被打败,被劫。国破人亡的关键时刻,是元祐“奸党”护国保国!岂有此理!!南宋时期,历史人物岳飞,韩世忠等与元祐党关系密切的人物被贬倒护国保国,真是千古奇谈,千古冤案!!

           元祐党藉碑里无伍氏,但元祐党藉碑里可寻袓踪;

1,先祖诠智不是京官,不在京居而居杞县,不会例在京城元祐党碑内。徽宗逃亡,徽宗朝以荫補调诠智任留守节察判官。

2,希文公是待制以上官员,元祐党藉碑里无希文公姓名,证明刻碑前希文公不是元祐党派或不担任待制职务。

        诠智是元祐党人,必然被受迫害,其亲属必受牵连,被留放。
       
  突有所感,千年前广州,被视为南蛮烟瘴之地,运离中原,希文公在汴梁至广州,千里之遥,如无亲无故,希文公怎有这么大的毅力,决定卜居广州呢?
        是否因元祐党受牵连迫害,贬居广州?如果此感是真,作为后人,还得多谢宋徽宗和蔡京。

    点击加载更多
    写评论…

    评论不超过200个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