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9日,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文章典籍

伍伟潮 | 一个家族史与宋史

时间:2016-06-20 来源:伍伟潮 编辑:伍千山 浏览数:1620 评论数:0

  《宋史》志卷十八;“绍圣四年闰二月己酉日,御集英殿策进士。元符元年九月乙亥,夏人寇平夏城。《宋史》本纪、卷十九建中靖国三年冬十月戊午, 夏人入泾原,围平夏城,寇镇戎军。庚申,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言,河西军 节度使赵怀德等出降。
《宋史》本纪、卷二十徽宗二;四年是月,夏人攻塞门砦。夏四月辛未,辽遣萧良来,为夏人求还侵地及退兵。戊寅,夏人攻临宗砦。
《宋史》本纪、卷二十一五年二月甲子,会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宝箓宫,诏通真先生林灵素谕以帝君降临事。丁卯,御集英殿策高丽进士。 辛未,改天宁万寿观为神霄玉清万寿宫。乙亥,幸上清宝箓宫,命林灵素讲道经。三月乙未初七,以童贯权领枢密院。六月戊午朔,以明堂成,进封蔡京为陈、鲁国公。十一月庚寅,命蔡京五日一赴都堂治事。庚午,以童贯领枢密院。靖康元1126年正月己巳,诣亳州太清宫,行恭谢礼,遂幸镇江府。四月己亥,还京师。明年二月《4曰》丁卯,金人胁帝北行。壬戌,诏亲擢台谏官,宰执勿得荐举,着为令。追政和 以来道官、处士、先生封赠奏补等敕书。五月丁卯,诏天下有能以财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推恩有差。辛未,申铜禁。诏:无出身待制已上,年及三十而通历任实及十年者,乃得任子。丙子,金人渡河,折彦质兵尽溃,提刑许高兵溃于洛口。金人来言,欲尽得河北地。五月庚寅朔,康王即位于南京,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靖康二年(1127 )五月初一,康王在南京即位》
《宋史》本纪、卷二十四高宗一;建炎元(1127 )年春正月癸巳,帝至东平。五月庚寅朔,帝登坛受命,礼毕恸哭,遥谢二帝,即位于府治。改元建炎。大赦,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张邦昌及应于供奉金国之人,一切不问。命西京留守 司修奉祖宗陵寝。罢天下神霄宫。住散青苗钱。应死节及殁于王事者并推恩。---六月辛未,以子旉生,大赦。籍天下神霄宫钱谷充经费。 拘天下职田钱隶提刑司。还元祐党籍及上书人恩数。《恢复元党人及上书人的恩惠和待遇》
《宋史》本纪、卷二十五《建炎》二年二月己卯,夺秘书正字胡珵官,送梧州编管。秋七月丙戌,诏吏部审量京官,非政和以后进书颂及直赴殿试人,乃听参选。宗泽薨。丁 亥,诏百官坐祭京、王黼拟授而废者,许自新复用。丙子,诏士民直言时政得失。夏四月庚戌,复纪年建炎。命张浚知枢密院事,苗傅、刘正彦并检校少保。甲寅,以刘光世为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 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勤王所僚属将佐进官有差。---元祐石刻党人官职、恩数追复未尽者,令其家自陈。
《宋史》本纪、卷二十六;四年秋七月丁巳,申命元祐党人子孙于州郡自陈,尽还当得恩数。---录用元符末上书人子孙。--五年十一月癸酉,诏守臣死节昭着者,毋限品秩,并赐谥。
《宋史》志卷一百一十二远州铨 补荫 流外补 补荫之制。-----凡文臣:三公、宰相子,为诸寺丞;期亲,校书郎;---翰林、资政殿侍讲、龙图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太常、宗正卿,中丞,丞、郎,留后,观察使,内客省使子,正字;----。
《宋史》志卷一百二十三职官十赠官;建隆已来,凡有恩例,文武朝官、诸司使副、禁军及藩方马步都指挥使以上,父亡皆赠官。---宰相、本师、三公、王、尚书令、中书令、侍中、枢密使副、知院、同知院事、参知政事、宣微使、度签书同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节度使,并赠三世。---待制已上持服经恩,服阕亦许封赠。致仕;凡文武朝官、内职引年辞疾者,多增秩从其请,或加恩其子孙---若选人令、录以上并除朝官,经恩皆得封赠,荫及四世,-----承直郎,留守、节察判官《正六品》--留守府判官、节度判官,承议郎”。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六;“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符二年,正月戊子,鄜延钤辖刘安败夏人于神堆。丙申,夏人告败于辽以求援。三月,丙辰,辽使萧德崇来,为夏人请缓师,仍献玉带。九月,庚子朔,夏人来谢罪。十二月,庚子,夏人屡败,遣其臣令能威明结等来谢罪,且进誓表。诏许其通好,岁赐如旧。自是西垂民少安。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八十七;供奉官童贯,开封人,性巧媚,善测人主微旨,先事顺承,以故得幸。乃使三吴,访书画奇巧,留杭累月,京与之游,不舍昼夜,凡所画屏障扇带之属,贯日以达禁中,且附言语论奏于帝所,由是属意用京。左阶道录徐知常,以符水出入元符皇后所,太学博士范致虚与之厚,因荐京才可相。知常入宫言之,已而宫妾、宦官合词誉之,遂起京知定州”。
     当您读完上述下载的《宋史》,您是否与我一样的同感,《宋史》,好似为一个家族史量身定制,家族史与《宋史》的记载、实施和行衍,相合。一个家族史只不过是历史瞬间的一点印迹,是宋代千千万万个家族中的一员,但从中可以品味、印证《宋史》。


  •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 新浪微博
  • QQ空间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或视频来源于宗亲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其他网站原创类内容一切版权归中华伍氏网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站,并注明来源,谢谢配合。

    文章评论

    还可以输入120字

    请登录后评论,立即 登录注册

      Copyright 2005-2019 版权所有:中华伍氏网 盗版必究 总法律顾问:伍伟良 备案号:粤ICP备19015942号 技术支持:鼎硕科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