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伍子胥文化

陈光明 2011-08-15 07:17 浏览量:2688

伍员(yun云),字子胥(公元前559—484年),春秋末期楚容城人(今湖北监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苏州城的缔造者。

伍子胥誉满海内外,在民间被尊为千古名宿;伍子胥故事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伍子胥故事最早见于《国语》、《左传》,仅是零星记载,还未完整独立,经过《韩非子》、《吕氏春秋》的收集整理,伍子胥形象开始丰满,事迹的叙述也有了故事化倾向,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以其传神之笔,《史记》卷66《伍子胥列传》,使伍子胥故事独立且渐趋完整,《越绝书》进一步丰富至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基本定型,明末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使其伍子胥故事更加完整,并确认伍子胥为楚容城人士。由此可见,伍子胥故事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涓涓细流汇入而形成奔涌之势,至今关于伍子胥的书籍已是汗牛充栋。伍子胥武功盖世、骁勇善战,且精通音律、善吟楚辞,谙练天文地理,性情豪迈、恩怨分明,可谓是旷世难得的文武全才。自伍子胥殒后近2500年以来,人们对他那曲折坎坷的经历和悲壮多舛的人生感叹于怀,娓娓为之众言,为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伍子胥文化,因其质地厚重极具感染力而一直走在时尚化文化传播方式的前沿。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可查到不下于四百五十万条相关伍子胥的信息,且以每天千余条的信息量在递增。

伍子胥故里监利,是伍子胥文化的起源地,无疑最为直接地拥有这一文化财富。伍子胥建功立业大多是在东周时期的吴地,他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规划、设计、督造了阖闾大城;他年青时期在楚地也是功勋卓著,除暴安民、抵御外侵,受封为楚北三城九寨(阳城、信城、东城)将领,屡建战功。伍子胥为东周文化史撰写了绚烂的一笔,而周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奠基石。当初阖闾大城的草创,成就了今天苏州城的轮廓,为中华文明大厦的创建添加了一片琉璃。

历史首先是人心的历史,人心如何沦丧,历史就如何落泊,人心如何亢奋,历史就如何灿烂。显扬伍子胥文化,其起源之地监利和建业之地苏州,民众的心是亢奋的,伍子胥殒后近2500年以来,民间自发建造了诸多伍子胥文化名胜遗址,并世代加以保护和修缮。

文化资源的运用是有声有色具有开采和创作性的行为文化,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与物质互为触动是文化得以进步的原动力。胥江、胥湖、胥山、胥口镇因伍子胥而得名。来源于人民网-江南时报:2005年胥口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人民币,在胥王庙的基础上扩建为胥王园,并举行了开园仪式。除了地方政府有关人员和新闻记者、当地百姓,还有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后裔参加了开园仪式。胥王庙又名伍公祠,位于太湖东隅之滨的胥口镇。当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马革裹尸抛入江中,沿江漂至今胥口,当地民众捞起予以厚葬,自发建造了胥王庙(公元前484年),此地由此更名胥口,民间把濒临胥口一带的太湖水域称之胥湖。重建后的胥王园分为墓区、祠区、园区、园外园区四部份。在参加开园活动的伍氏宗亲中,来自美国纽约的代表,世界伍氏宗亲总会理事长伍锐贤先生,发表了讲话并向胥王园捐赠了资金。据伍锐贤先生介绍,伍氏一族在中国不是大姓,但在美国却有很多人口,排在李、杨等大姓之后,差不多可以居第4、5位。他说,作为伍氏后裔,大家为老祖宗伍子胥的辉煌业绩感到骄傲。据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伍氏宗亲会的代表伍耀辉博士介绍,在印度尼西亚有三个伍氏宗亲会,300多户人家。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宗亲,在老祖宗伍子胥的墓前举行了虔诚的祭拜仪式。

伍氏因有伍子胥文化作为大纲而纲举目张,世界各地的伍氏宗亲在伍子胥文化浓郁的氛围里显得相当团结。伍氏“集体家书”《胥山月刊》于1922年由伍润三、伍理周等倡议在广东台山创办,后因办刊经费和战乱一度停办,1986年10月复刊。《胥山月刊》是中国侨刊中创办较早的刊物,主要发行至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以及国内的部分城市。早在20世纪初,移居海外的伍姓先辈们在西雅图落脚,当时就成立了西雅图伍胥山公所。随后,伍氏宗亲会、伍胥山公所在欧美诸多国家的州(省)相继成立。由纽英伦伍胥山公所开办的《伍氏宗亲网》中、英文网站,在海外就是一面显扬伍子胥文化的旗帜。国内的《中华伍氏网》创办于2005年,如今会员众多,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伍子胥当年的屯兵之地,今安徽阜阳市伍明镇,当地政府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届“伍子胥文化节”,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家场聚居着诸多伍乾氏宗亲。乾姓由来据柳如梅先生《乾氏历代世系》载:伍子胥看清了吴王夫差昏庸和太宰嚭谗谄,为防其加害子嗣,在出使齐国时将长子承祚和次子开祚暗中带往齐国,分别寄居在鲍牧和维明二位亲家之家。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鲍牧、维明二公为保伍氏后代,力劝承祚和开祚二位公子改换姓氏,指天而更姓乾,后由舅兄王孙雄密送到洞庭湖君山伍子胥师伯湘君处隐居,才幸免于难。后至第十三世孙伍宪公,由君山迁至容城古井口,即今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家场,还乡归根。

故里亦有“员公庙”、“伍氏忠祠”、“伍子胥帅府”、“伍子胥攻书亭”、“乡灵寺”等伍子胥文化名胜遗址;监利县文化馆内设有“伍子胥资料馆”,高大的伍子胥塑像矗立于监利县县城容城中心闹市区,尚存伍子胥古碑上北洋军阀杨森的“伍子胥故里”五个大字。伍氏历代世系记载完整、乾氏自伍员长子乾承祚详细记载了世系一百一十三世。伍子胥故事传承人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外,监利籍人士周良炳、乾先汉、柳如梅先生皆是传承人中的佼佼者。监利县文化部门已将伍子胥故事作为民间故事类“申遗”。柳如梅先生所作《伍子胥故里考》字字铿锵、句句贴切。每逢伍子胥生辰农历九月初九、忌日农历八月十八,民间便会自发举行祭祀伍子胥的活动。端午吃粽子划龙舟悼祭伍子胥一说,民间由来已久,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戈春源,对民间这一说法以史实进行了论证。

伍子胥文化当今传播形式一个大的方面是影视传媒。近年来,伍子胥相关题材跟观众见面的影视剧目有:30集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吴刚饰伍子胥)、春秋战国系列片《天地十杰》之《断肠剑》(修庆饰伍子胥)、40集电视剧《争霸传奇》(樊志起饰伍子胥)、35集电视剧《孙子大传》(郑玉饰伍子胥)、41集电视剧《卧薪尝胆》(王冰饰伍子胥)、41集电视剧《越王勾践》(鲍国安饰伍子胥)、40集电视剧《战国红颜》(林威饰伍子胥)、21集电视剧《西施》(张光正饰伍子胥)、40集电视剧《兵圣》(赵毅饰伍子胥);48集电视歌仔戏《伍子胥过昭关》(叶青饰伍子胥);大型记录片《中国古代名将》之73、74《伍子胥》。影视传媒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尽管相关伍子胥题材的影视剧目琳琅满目,但是十分遗憾,目前除电视戏曲外,均是从侧面表现,还没有一部以伍子胥为第一主角的影视剧目与观众见面。

文化资源的运用,其质地是推动某一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资源、创意、人才、资金和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要素。良好的文化资源舆论导向和行之有效政策的制订是当地政府的职责所在。显扬文化资源的过程,即是贯串整合上述五大要素的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文化产业效果。换言之,文化资源只有通过某种方式不断予以显扬,才能持续有效地运用文化资源。

后记——

据悉,以伍子胥为第一人物且囊括其毕生的40集电视剧《春秋英雄伍子胥》由监利籍人士运作之中,并拟定在监利湖乡水色之地打造中国楚文化影视城,但由于诸多因素目前搁浅。本文正为此而呼吁楚文化影视城早日落成,该剧目早日与观众见面。


2011年8月10日


作者简介:陈光明,男,1959年生,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荆州市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工作,副经理兼工会主席。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荆中路47号

邮编:434020

电话:0716-8436616(办)

手机:131-0079-9302

邮箱:nanyu91428@163.com


    点击加载更多
    写评论…

    评论不超过200个字

    首页